Invite friends to apply for classes and get a cashback. Come and participate!   Get the invitation code

Back

喜越千山,诗书春秋,成就一段跨越时空的忘年之交

种恺骅
Jul 11, 2025
学生诗集
《我的朋友》 种恺骅(7岁) 我有一个好朋友。我们有很多相同之处,也有很多不同之处。 比如说,我们俩都喜欢吃红烧牛肉面,不过我们住在不同的国家。还有我们俩的年龄里都有“七”,不过我们不是一代人。还有…… 等一下,有人可能会问,那你们怎么会成为朋友呢? 哦,是这样的:我的爷爷知道我和这个朋友都喜欢诗词,所以通过微信介绍我们认识了。 这个朋友就是柯松爷爷:他是爷爷奶奶的兵团战友,我的忘年之交。 柯松爷爷很喜欢写诗,写得也很好。我今年开始学习写诗,每次写了诗都请柯松爷爷指正。比如说,前一段我写的《春露》: 《春露》 朝露未晞松鼠勤, 春阳已暖百鸟鸣。 冰霜融汇滋根茎, 光景文化润吾心。 通过微信发给柯松爷爷,很快就收到了他的回复: “恺骅:你好!读了你的诗作。非常好!写你自己熟悉的景与物、所见所闻:露珠、小草、鸟鸣⋯⋯绘声绘色,栩栩如生⋯⋯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诗句中的晞、暖、滋、润字均用得恰到好处。你能够把学到的东西灵活运用,博釆众长,古为今用。很好! 商榷:第二句‘百鸟鸣’写成‘百鸟吟’如何?仅供参考。 祝好! 诗友 柯松” 这一改改得太妙了!不但随第一句押韵,而且也和第一句一样用了拟人的写法: 第一句里用“勤”形容了松鼠, 这句里则釆用拟人的写法,用“吟”来形容鸟儿在歌唱。 《春露》 朝露未晞松鼠勤, 春阳已暖百鸟吟。 冰霜融汇滋根茎, 光景文化润吾心。 我和柯松爷爷相识在疫情期间,至今还没有见过面。 最近,跟柯松爷爷提了我们的友情,他写了首《诗友情》: 《诗友情》 文化传承在少年, 诵读李杜赋诗篇。 笔耕不辍勤习作, 喜遇诗友越千山。 网作鸿雁传诗文, 相互切磋技艺添。 忘年之交常共勉, 企盼相见尽欢颜。 哈,“企盼相见尽欢颜”,又是一个我们俩的相同之处! 我也多么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啊!这样我可以飞回北京,和柯松爷爷见面,一起踏青,唱歌,读诗,写诗,那该多么美好啊! 柯松爷爷的评语: 此文章清新脱俗,令人感动。似信手拈来,却出其不意,才思敏捷,后生可畏! 家人寄语: 柯松爷爷称恺骅为“诗友”,在诗中用“商榷”与恺骅讨论诗的用词,引导他掌握写诗的规律。柯松爷爷的和蔼可亲,平易近人,使我们非常感动。希望恺骅能把柯松爷爷在诗中对恺骅的鼓励和期盼牢记在心。有了柯松爷爷诗友的帮助,恺骅更增添了学习、传承中华文化的兴趣与决心。
Recommended Reading
文以载道:“悟”

        自明吾心即是“悟”

        历代已经有很多大德的精辟论述,我们简要摘录以图共学:

        沩山灵佑禅师曰:“今人一念顿了自心,名之为悟。”

        马祖道一禅师云:“不了时是迷,了时是悟。”

        圭峰宗密把悟和禅结合起来:“一切众生本觉真性,亦名佛性,亦名心地,悟之名慧,修之名定,定慧通称禅那。”

        明朝禅宗大德憨山大师:“若一念妄想顿歇,彻见自心,本来圆满,光明广大,清净本然,了无一物,名之曰悟。”

        万鹿园结合儒家格物修持谈悟:“圣贤功夫,莫先格物,格物者,格吾心之物也,扫荡一切,独观吾心,格之又格,愈研愈精。到得顿悟本来则彻底明净,不为一切情景所转,如镜照形,镜无留形。”

        岭南明儒卢冠岩先生对悟作了精辟的论述:“悟非意见想象,此心生机也。生机发动,则有自然之觉,唯澄心凝虑,生机潜通,是自然有的。……然后无思无不通。”

        神秀和慧能的两首诗分别描述了悟前渐修和悟后的状态:

        渐修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

        悟后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佛性本清静,何处惹尘埃。”

        最后,想说一下悟是一种真实状态的体证,而非语言的论述。禅宗之前的大德僧肇在《肇论疏》中云:“见解名悟,闻解名信。信解非真,悟发信谢,理数自然,如果熟自零。”

同乐中文 Jul 11, 2025
TongLe Chinese School
Fostering character, inspiring joy, and empowering every learner to soar.
Contact Us
Follow Us
YouTube小红书

课程顾问微信号

TongLeChinese